首頁 政工職評辦 政工師指南 政工師進修學院
文章精選: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之“新”探究

天津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李朝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備受重視。近年來,學界圍繞為什么要辦好、如何辦好新時代思政課進行了深入探討,但對什么是新時代思政課的研究卻相對薄弱。從新時代思政課“新”在哪里的角度開展探究,在理論和實踐上均有較大價值。

  “新”在黨對思政課的功能有了新定位

  中國共產黨一直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都作出過重要部署,并對思政課功能有明確定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相關文件強調了思政課的性質,明確了思政課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定位。1994年,《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思政課和思想品德課是系統地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環節。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又強調高等學校思政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學校要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最基本手段是推進課程教學。在課程教學體系中,思政課處在什么位置、發揮什么作用,大家的認識并不一致,在實踐中也存在相對邊緣化的傾向。立德樹人,首在立德,上述情況不利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19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這一重要論述,從課程體系的角度明確了思政課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實現立德樹人中的關鍵地位,是重要理論創新。這有助于廓清部分人的認識誤區,有效解決思政課教師數量不足、被邊緣化等問題,也為在教學過程中實現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心同向同行奠定了扎實基礎。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召開5年來,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教學改革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也充分證明了這一功能定位的重要價值。

  “新”在黨對思政課教師素養提出了新要求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素養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包括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這“四個引路人”;以及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等。并從師德師風建設、教師教育體系和提高教師地位等方面論述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路徑,為包括思政課教師在內的所有教師素養提升提供了行動指南。

  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強調了思政課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關鍵課程地位,而且還點出了思政課要求高、“講好思政課不容易”的難點。在此基礎上,他強調建立一支“六要”素養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是講好思政課的關鍵所在。這“六要”包括:政治要強,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情懷要深,要有家國情懷、傳道情懷、仁愛情懷;思維要新,學會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創新課堂教學,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視野要廣,有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把道理講明白、講清楚;自律要嚴,做到課上課下一致、網上網下一致;人格要正,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六要”分別從國家政治要求、個人業務能力以及道德品行三方面對新時代思政課教師提出了新要求,這為建設一支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指明了正確方向。

  “新”在黨提出了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新舉措

  辦好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是根本動力。為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和親和力,習近平總書記明確了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的一系列舉措。

  第一,貫徹“八個相統一”要求。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要做到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在“八個相統一”中,前兩個側重于新時代思政課教學的性質,中間三個側重于新時代思政課教學的基本原則,后三個側重于新時代思政課教學的主要方法,這“八個相統一”構成了一個統一整體,是講好新時代思政課必須打好的一套“組合拳”。

  第二,講深、講透、講活科學道理。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這一論斷,明確了思政課教學的核心是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道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道理”、學生成長成才的“道理”等,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此,要以深刻的學理說服學生,把科學道理講深;以通透的教學內容回應學生成長需求,把科學道理講透;以生動的方式講出有活力、有感染力的思政課,把科學道理講活,實現教師用心教、學生用心悟的有機統一。

  第三,加強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中央著力加強不同學段思政課的聯系,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對從小學到研究生階段的思政課如何整體規劃課程目標、調整創新課程體系、統籌推進課程內容、加強教材體系建設等提出了明確要求。教育部成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加強對不同類型思政課建設分類指導。這些重要部署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對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講好新時代思政課提供了重要指導。

  第四,善用“大思政課”。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進一步明確了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方向。上述論斷中的“我們”,不只是思政課教師,而是全黨全社會,即在黨的領導下,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加強思政課建設,為思政課建設提供大師資、大平臺和充分的資源保證。“大思政課”,絕不是課堂之大,而是要著力優化思政課教學資源供給,改進教學方法,創新實踐教學,把思政課課堂延伸到億萬中國人民已經書寫和正在書寫的時代篇章中,將新時代的偉大變革、鮮活實踐、生動現實轉化為極具教育效力的“大思政課”,在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中不斷提升新時代思政課的溫度、力度和效度。

  本文系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究專項一般項目“基于有效提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號:23JDSZK104)和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研究計劃項目“有效課堂提問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項目號:B231006510)的階段成果。

  (作者系天津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常務副院長)

  文章來源:《政工師指南》2024年2期

版權所有:天津市政工職評工作網
津ICP備19008285號-2
91在线免费视频,午夜影院在线,国模私拍视频在线,caoporn免费在线